关于组织我司员工参加第五届“挑战杯”云顶12300vip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相关说明
一、 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竞赛每学年交替开展)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老员工学术科技“奥林匹克”。其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其涉及内容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在我司,挑战杯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体系。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将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竞赛前期的具体组织工作主要由承办单位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完成,并在终审决赛前向组委会报告。
由 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成为学校员工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 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成为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界接触和物色优秀科技英 才、引进科技成果、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机会,从而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广老员工的欢迎和重视。行动起来,挑战自我、迈向成功!
二、 参赛作品资格审查
1.凡在举办竞赛活动期间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中国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1年6月至申报截止日期期间完成的员工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员工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员工。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4.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5.每个员工限报1件作品,其中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本院系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一。
6.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7.通过验收的10-11学年和11-12学年员工课外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在申报时必须附上结题证书的复印件。
三、 流程安排
2012年7月——8月 | 决定参与申报作品作者与指导老师联系,修改完善已有成果 |
9月13日18点前 | 院科技部收齐申报作品材料,包括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作品情况表一式三份,双面打印 |
9月14——24日 | 公司组织评审团按本届竞赛有关规定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并择优推荐校挑战杯参赛作品并公示结果 |
9月25日——10月9日 | 公司推选出的参赛作品进行再次完善 |
10月10日18点前 | 正式上交作品,最终版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作品情况表一式四份,并提交电子版至zxkjb2010@163.com |
10月下旬 | 校团委根据参赛作品类别、数量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评选出80%左右的作品参加决赛。 |
2012年10月至12月 | 终审决赛、展览、总结、表彰阶段(具体另行通知) |
四、 细节注意
1. 作品申报书和参赛作品分开装订(即A表单独装订,B、C及正文另外装订, A表附在最上方)
2. 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及作者所在院系相关信息。
3. 最终申报到学校的参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 (或教研组)推荐。(即副教授或教授)。
4.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5. 作品申报书封面以小三宋体填写,相关信息均以小四宋体填写,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以四号楷体。
6. 最后,请各参赛作者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上交作品,逾期不再受理。
五、 科技部联系人
张丹玲 15521264135
曾志玲 13632453239 (653239)
叶意怡 18825110582 (630582)
共青团云顶12300vip政治与行政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四日